3月4号一早,我们告别克罗地亚北部小镇Opatija, 沿着亚得里亚海南下。今天的天公不作美,乌云密布,雨一直不停地下着,窗外什么也看不清。而我们今天的行程又很远,大约要走7个多小时。这就是在一个国家要跑很多地方,而不得不忍受的无聊行程。
大约行驶2个小时,我们途径一个小镇,导游让我们下车休息一下。这时雨停了,静静的海湾还在睡梦中,几只小船随风飘荡,远处的红顶建筑肯定又是一古建筑。我们走在无人的街道上,看见一个中国商店,就推门而进。“你好”一声带着浓浓浙江口音的问候,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她是这家店的主人,来自浙江温州,已在这里生活20多年了。这是一家经营中国服装,百货,玩具。。。的小店,这时当然还没有一位顾客。但看着她忙碌地整理货架,想来她的生意应该还不错。愿他们一家在异国他乡生活愉快。 我非常赞同很多年前看到过的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就像水银,流向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
再见,不知名的小镇! 又在车上摇摇晃晃约3个小时,我们到达亚得里亚海最好的天然港口城市--Zadar。快到达时,导游就告诉我们这里有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Sea Organ海风琴。尽管导游描述了这个琴,但我脑海里始终无法出现那个画面。下车后我紧跟导游身后,一路小跑来到海边。一眼看见的是一组白色台阶,导游说,你们往下走,站在台阶上仔细听听。我往下走了几个台阶,回转身,看见最上面的那层台阶里有很多小方形的孔,一阵悦耳的音乐从中传出。啊,真是太神奇了!“快,把它录下来!”我对LG说。这些看是很平常的台阶竟是一个奇妙的乐器,而且它的设计是那样的巧妙,人们在台阶上休闲散步的同时,能聆听到来自海底的美妙音乐,真是一大享受啊!真希望我们能在这里住上一夜,待天放晴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这里,面向大海,仔细的聆听这些由不断变化的海浪潮汐冲击埋在台阶里的管子,而发出的不同音乐。
亚得里亚海岸的海风琴 |
记录下美妙的音乐 |
这件乐器是由整个海岸改造项目的总设计师,克罗地亚建筑师Mr. Nikola Bašić构想出来的,他特地请来一位作曲家兼声学专家和一位水力学专家配合工作来负责进行乐器设计构思,再由一位专业乐器制造专家负责建造而成。Mr. Nikola Bašić也因此获得 the European Prize for Urban Public Space 2006年度大奖 。
在老城内看到的一张海风琴画 |
后来在老城内我们看到一张海风琴的照片。我们要是站在图片上的那个海涛汹涌的时刻,听到的一定是雄壮的交响乐。刚才我们在风平浪静中听到的是温馨柔和的摇篮曲。
全世界的海岸不知有多少,能有这件乐器的只此一家,这也是我们这次旅行最好最深的一个记忆吧。以后若有机会再到这里,我一定会在这里住上一晚。
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海风琴,随导游来到老城。刚刚还在欣赏现代化的海风琴,突然一下又穿越时空,回到1千多年前。走进古罗马的剧场,倘徉在拜占庭的教堂,穿梭于16世纪的城墙城门间。历史的长河在这里流淌了3千多年,公元前9世纪这里就有人居住,经过长达200多年的原住民与罗马间的战争,最终在公元前59年罗马征服了这里,它成为罗马的一个行政区。因此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老城区就是一座罗马式的城市。整座城市呈一个长方形,街道纵横交错,广场,浴室,供水系统,下水道,商店,民居。。。应有惧有。城市广场的北部是宗教中心,这里集聚着几座教堂,洗礼堂等。当然它也和亚得里亚海岸其他城市命运一样,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被拜占庭,威尼斯王国,拿破仑,奥匈帝国等统治,因而这些古老的建筑也深深地留下不同时期的烙印。
St. Donatus 教堂,建在毁坏的古罗马遗址上 |
Cathedral of t. Anastasia |
这个建于公元4世纪的教堂如今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因为这个教堂是为圣徒彼得修建的,而后于公元9世纪又从拜占庭帝国那里收藏了两位圣人的骨灰。历史上两位罗马主教都拜访过这座教堂,一位是亚力山大三世主教于1177年到访,一位是约翰保罗主教2003年到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