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星期四

2018春访英伦 11 圣保罗大教堂和西敏寺主教府


伦敦有两座教堂应该是到伦敦旅游的人都要参观的,一是紧邻国会大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二是圣保罗大教堂(St. Pual Cathedral)。我们也不列外,在伦敦的第一天就去参观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第四天从伦敦塔出来就直接走向圣保罗大教堂。
参观前云层密布
参观出来后云层散去

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是一座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圆顶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很像。一个巨大的穹顶屹立正中,两座钟楼相对而立。教堂正门上方雕刻着使徒保罗到大马士革宣教的场面,图画的上方是使徒保罗的雕像。
大教堂正门

正门上方的圣保罗塑像
以上两张照片取自维基网
我们走进教堂,进门处是一个很大的洗礼台,洗礼台正对着教堂中殿,中殿的左边是一座惠灵顿将军的纪念碑,大理石建成的纪念碑很高,从地面直达拱顶。惠灵顿将军安然躺卧在下方的石棺内,拱顶上方是一尊惠灵顿将军骑马的青铜塑像。穿过中殿进入穹顶处,一左一右的墙上分别挂着一个白色的十字架。这两个十字架与众不同。它们既不是传统的十字架,也不是那种上面有耶稣受难像的十字架,而像是一个现代设计的十字架,在十字交叉的两根木板上放着很多不同的浮雕,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那些浮雕究竟是什么。
中殿,左边是惠灵顿将军纪念碑

能看清从中殿进入穹顶处墙两边的白色十字架吗?
以上两张照片取自维基网
这个中殿既是平时讲道,布道,做弥撒,礼拜的信仰中心,也是举行名人,贵族,皇室成员重大事务的地方。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在此发表过讲演,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葬礼在此举行,英国王室的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的婚礼也在此举行。

走过中殿就进入穹顶下方,穹顶下金碧辉煌的彩绘画,彩色玻璃,巨型壁画让人目不暇接。
穹顶(取自维基网)

穹顶前面是圣坛,圣坛前面是唱诗班的席位,后面是伦敦主教的座位,再后面是祭坛。
远处是祭坛,近处是唱诗班席位(取自维基网)

祭坛后面有一个半圆形后殿,它曾经是中世纪圣母堂所在地,现在是美国纪念礼拜堂,以纪念那些在二战期间为捍卫自由而在英国牺牲的28000多名美国军人。这里的三扇彩色玻璃窗的边缘上有美国各州的标志。

参观完第一层,我们随着指路牌向上攀登,沿着一阶阶楼梯走过257阶梯,来到穹顶内部的耳语回廊(Whispering Gallery),因为在这被密封的圆顶空间,那怕是轻轻的细语都会产生回音而得名。这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怎样把耳朵贴在墙上的孔去听回声,按照他的指点,我们分别站在相对的直线处,互听回声。这与天坛回音壁的原理完全一样。站在这里往下看,刚刚参观过的教堂就在脚下,换一个角度俯瞰教堂又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绕耳语回廊一周后,继续向上,再攀上376级阶梯来到石回廊(Stone Gallery)。哇!又一个登高望远处,泰晤士河和伦敦的美景就在脚下。我们绕廊一周欣赏美景,手中的相机不停的咔嚓,可惜面对泰晤士河的那一面背光,没能看清楚河上的桥。最后我们又排队继续向上,希望能上到圆顶的最高处金回廊(Golden  Gallery)。我们已随队往上走到狭窄的仅能容一人通过的铁梯时,这时从上面下来两人,他们边走边说,我们没有时间了。这才提醒我们,一看时间,我们也没时间了,赶快往下吧,下面的地下层我们还没参观呢。
大教堂的两座钟楼

远方左边是空中花园,右边是碎片大厦

大教堂河对岸的泰迪美术馆,和连接两岸的千禧桥

看到左边远方的伦敦眼了吗?

我们匆匆来到地下层,这里墓碑集聚,皇室,贵族,名人们死后在这里集聚一堂,墓碑有大有小,各式各样,有的豪华,有的简朴,生前地位高低,死后也在这里充分体现。我们真是走马观花跑了一圈,就出门了。
地下层墓碑(取自维基网)

一般我们参观教堂都不会超过1个小时,在这里我们待了一个半小时还没走遍。这真要怪那个导览器,说实话这个教堂的导览器相当不错,不仅他的讲解非常详细,而且还会不断地显示出所讲解的详细画面。让我们慢慢听细细看,了解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当我们没听清楚时,还经常回过头去再听一遍。这样原本以为一个半小时完全够用的时间不够用了,这才想起,当我们在入门处,那位售票员问我们时间够不够的缘由。

出来后我们就在附近转了转,半小时后我们又一次进入,参加当天的弥撒。

在伦敦的第四天一早,我们还先专程去了位于西敏市南边的西敏寺主教府(Westminster Cathedral)。相比那两座教堂这里可以用冷清来形容。

它是一座拜占庭风格的红褐色砖建筑,那座高高耸立的钟楼虽历经风雨,依然光彩夺目。
我们走进教堂,一位热情的接待员给我们简介了教堂的历史和最应该参观的地方。

这里原本是一片沼泽地,后来由本笃会的修士们在这里修建了西敏寺隐修院。但这座隐修院维持的时间不太长,这里就变成一块荒地。直到1884年,红衣主教Cardinal Manning买下这块土地,然而11年后的1895年才举行主教府奠基典礼。1903年这座主教府公开对外举行每日弥撒和日课颂禱。由此成为宗教改革后的英格兰第一座天主教堂。

教堂内部设计与大多数教堂相似,两排立柱将内部分为主堂和两边围绕着一座座小圣堂。教堂内立柱都是大理石的,这些大理石来自世界25个国家,主祭台上方悬挂着一个大大的主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在主祭台的右下边,那里有两幅马赛克图画,那幅孔雀的代表着不朽,它的尾巴上有上百只眼睛,象征着无所不知的天主。而凤凰则代表着“涅槃重生”,这是罗马天主教第四任教宗St. Clement of Rome,首次用它来作为基督教的标记,意味着基督教尽管屡遭迫害却不断发展。
教堂中殿
大理石柱

讲道台



这里几乎没有游客,来这里的人都是静坐虔诚祷告的
一个人静静地祷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