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英文世界文学青年的庇护所—莎士比亚书店
从凡尔赛宫回到巴黎市区,我们来到离我们住地不远的莎士比亚书店。我们到达时已是下午5点左右,这里热闹非凡,不仅书店外面想要进去的人排成一条长龙,而且靠塞纳河边的咖啡店里也座无虚席。
我们随着长队走进书店,进门处的书店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我们问好。我们立即看到他身后墙上的照片,就问他这些人都曾经是这里的访客或住客吗?他回答是,而且告诉我们墙上最上方的照片第一张女士就是书店的第一位创始人Sylvia Beach(希尔维亚 毕奇),第二张则是后来的继任者George Whitman。于是他简要地告诉了我们这家书店的前世今生。
![]() |
进门处左边的墙上挂着书店先后两位创建人的照片 |
这家书店是美国人Sylvia Beach 于1919年创立的。美国出身的毕奇从小热爱文学,1917年和妹妹来到巴黎后,通过一家小书店的主人Adrienne Monnier 的“读稿会”结识了一些法国作家。当时偌大的巴黎没有一家英文书店,于是让她萌生了在巴黎开一家英文书店的想法。她希望那些用英语写作的作家,尤其是年轻人来到巴黎后有一个无语言障碍,能自由交流的地方,有利于他们的写作,更有利于世界文学的交流。
这个书店的创立确实达到了毕奇的初衷。这里既是书店,也是图书馆。当时许多伟大的外籍作家都集聚于此,如乔伊斯,海明威,斯坦因,艾兹杰拉德,庞德等。他们在这里可以免费租借书籍,而且囊中羞涩的作家还可以在这里住宿,因此被称为“英语世界文学青年的庇护所和乌托邦。”
毕奇最成功的是帮助爱尔兰作家乔伊斯(James Joyce),在1922年出版了他的小说《尤利西斯》。乔伊斯的这部作品于1921年完成,但出版却遭到禁止,美国书籍出版检查机构认定它有淫秽内容。而毕奇却被这部小说的内容和意识流手法折服,帮他出版了这部小说。小说出版后引起的反响,证明了毕奇的慧眼。
1941年,她不愿将自己最后一本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卖给德国军官,得罪了德国人。她预感到自己的厄运,于是与友人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把书店里的书籍移往别处,书店就此走入历史。她也被纳粹关押了6个月。出狱后,已是54岁的她再也没有精力重新开张书店了。
直到1951年,有一位美国人George Whitman (乔治 惠特曼)来到巴黎,在塞纳河左岸,巴黎圣母院的对岸开了一家英文书店,名为Le Mistral。他说:“他需要一家书店,对我来说经营图书就是在经营我的人生。” 他在书店里也安放了一些小床铺,供作家和旅行者暂住。1962年,毕奇过世,惠特曼卖下了她书店的藏书,并得到毕奇的授权,把他的书店重新命名为“莎士比亚书店”。书店一直延续至今,他于2011年去世后,由他的女儿继续经营着。
谢过这位热心的店员,我们穿梭在书海中。一楼是一个典型的书店,各类书籍按类排列,文学,诗歌,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儿童书籍 。。。真是应有尽有。每个书架都高到天花板,每个书架上的书都是紧紧地挤在一起,把这个不大的空间塞的满满的。我们与其他的人相遇时都只能侧身而过。
然后我们沿着一个只能容一个人通过的老旧楼梯来到二楼。这里更像一个古老的书房,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放满藏书,在拥挤的空间里,只要有一点空间,就适当地安放着行军床,老旧的沙发,坐垫,小小的旧书桌。还有一架古老的钢琴。楼梯边的一面墙上,挂满过去一百多年来,来过这里读书,写作的著名作家的照片。无论时间多么久远,他们仍然记得这家书店,仍然记得在这里度过的难忘时光。这些照片也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他们当初在这里看书,聊天,写作,弹琴,唱歌的场景。这是多么温馨的一个读书人的安乐窝啊!
![]() |
二楼的一面墙上挂着曾经到过这里的世界各地的英文作家 |
现在在书店的网站上可以申请在这里短暂留住,只要做三件事就可。这三件事是书店开张以来的规矩:一是每天读一本书,二是每天在书店里帮忙一小时及以上(自愿),第三是制作一页的自传。几十年下来,成千上万的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旅行者和梦想者都留下来他们的故事片段,这是多么丰富多彩的历史档案啊!
二. 巴黎人的最爱—卢森堡公园
从拉雪兹神父墓返回, 我们走进了每天外出都要看见的卢森堡公园。公园很大,树木繁多,有的树依旧绿意盎然,有的树早已披上黄色的秋装。公园里游客和当地居民都不少,他们有的一家大小围坐在草地上,有的则三五朋友把园内散放的椅子按照自己的需求或坐成一排,面向喷池;或围成一圈,便于交谈;或独自坐在一旁看书。
公园内散放着不少雕塑,它们有的是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动物,有的是世界和法国的名人。
这件青铜器雕塑的灵感来自希腊语剧院一词,描绘一位男演员排练的场景,他一手拿着剧本,额头上戴着面具。
这是法国抵抗运动纪念碑。
进公园没走多远,就看见一个美第奇喷泉。(The Fountain Medici)美第奇是意大利弗洛伦萨的一个大家族,难道这个公园也与这个家族有关吗? 答案是:yes。原来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妻子就是美第奇家族的公主Maria De Medici。她1600年嫁到法国,因思念家乡,下令按照家乡的模样修建了这座公园。里面不仅修了宫殿(现在公园内的卢森堡宫成为了法国参议院的所在地),也修了这个意大利风格的喷泉。
当然公园最初的面积不大,而且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也用作过监狱。1865年,拿破仑执政又重建了这座公园。二战期间,公园也遭到严重破坏。二战结束后巴黎政府又再一次重建它。如今已成为巴黎人最爱的公园。
很可惜,由于在拉雪兹神父墓耗费太多时间,能在这里转悠的时间就不多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