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9日星期四

走马观花3----Galveston


四月的一个周末,我们和朋友开车跨越海湾大桥,直接走进Galveston岛的百老汇大道。大道两旁笔直高大的椰子树屹立,树后一栋栋维多利亚风格的豪宅展示着这座岛屿的历史,我们仿佛走进夏威夷。我好想立即下车去慢慢体会海岛的气息,但作为客人只好客随主便。最终我们来到海边。



海边,沙滩上早已游客满满,每一个遮阳伞下就是一个欢乐的家庭或朋友聚会,海里,一个个弄潮儿在海浪中随波上下,码头成为钓鱼爱好者的天堂,他们悠闲自得地等待鱼儿上钩。



一座现代的水上乐园屹立在延伸至海里的码头上,这座现代水上乐园的历史仅有10年,但这个码头的历史却长很多,大约快80年了。它也曾几次被飓风摧毁,2008年那次飓风后,它被重新维修加固,然后再重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水上乐园。我们早已错过玩水上乐园的年龄,只好遗憾地告别它。


照片取自网络

我们漫步在著名的海墙(seawall)大道,海墙一边是海滨大道,一边是宽阔平坦的海滩。大道上跑步的,散步的,骑自行车的。。。好一派生气勃勃!一切都回到疫情前。


这条长达10多英里的海墙,是在1900年那一场毁灭性的飓风后修建的。那一场飓风以每小时120英里(约200公里)的速度横扫整座岛屿,飓风引起的海啸几乎淹没了整座城市(据说在城中一个地方有一根柱子,柱子上刻着水淹城市的高度。)造成大约有6千至8千人死亡(有说1万的)占当时人口的20%。要知道当时的Galveston 不仅是德州最大的经济中心,德州的州府,还是美国最主要的商业中心和最大的港口之一。德州的无数个第一都诞生在这里, 第一家报纸,医学院,邮局,海军基地,教会学校,孤儿院,歌剧院(至今还在运营),第一条电话线,第一盏电灯等。同时也是被称为南部的纽约”----移民中转站。


为了保护这座城市,市政府在灾后开始重建城市的同时,也从1902年开始修建这条海墙, 历经两年修建了3.3英里的海墙。之后不断延伸,到1964年建成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条长达10.3英里的海墙。这座海墙高17英尺(5.2米),底部宽16英尺(4.9米)。它成功地抵挡了1983年的飓风,估计减少损失1亿美元。但是它也带来负影响,使原本宽阔的海滩变窄,从而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当然也就影响了这里经济的发展。于是德州的首府迁至休斯顿。

看,宏伟的海墙和美丽的海滩(照片取自网络)

2008年的那一次飓风时速高达每小时143英里,超过了1900年的那次,海水漫过5.2米高的海墙毫无忌惮地冲进市区,造成又一次巨大的损失。看来人定胜天是非常难的。


朋友带我们走进一家已有111年历史的海鲜餐馆—Gaidos。餐馆外貌不扬,里面却处处彰显着历史的痕迹:前台高高的形状独特的木制柜台,墙上一幅幅泛黄的照片,大厅里一根根木制方形立柱和一盏盏古老的方形小吊灯。




我们非常享受这里的海鲜,尤其是生蚝。最奇特的是我LG,点餐时朋友推荐生蚝,他在一旁一再说不要点多了,因为他从来不吃生海鲜,包括寿司都绝不会吃生三文鱼的。我们在日本十多天就从来没吃过生海鲜。结果他吃完两个后,主动要求再来一打。再一个就是几乎从不喝酒的他,居然喝了一杯生啤。说实话这个生啤真的非常好,味道很特别,与我以往喝过的不同,具体什么不一样,我也说不清楚,因为每次我只是浅尝而止。



饭后,我们又到咖啡馆喝咖啡聊天,直到很晚,我们才意犹未尽地开车返回。


过了两周,我们自己再一次走进Galveston,我们直接开车来到Bishop’s Palace(主教宫)。它坐落在百老汇大街,这里积聚着不少老建筑,在我们的停车处,一座老建筑里有不少游客,我们上前一问,原来这里是一个老建筑游览团,工作人员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她们的游览计划——花费40美元,参观719世纪的老建筑,了解这里的历史。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谢绝了她们的好意。直接走进邻近的Bishop’s Palace。这是一座完全用石块修建的维多利亚风格的豪宅,棱角分明的屋顶,装饰精美的三角墙,以及矗立着纺锥型立柱的宽阔门廊,整座建筑高大气派。



我们按规定从地下室走进去,拿着导游器开始参观。走上一楼,这里就和一般家庭一样汇集着大客厅,书房,娱乐室,餐厅,厨房等。这里内部装饰繁华,不论是墙上还是壁炉上都是精雕细琢的木制艺术品,餐厅顶上有一幅这里的第一任女主人Mrs.Greshan 画的一副小天使油画。

 





我们沿着那一座精美的旋转楼梯来到二楼,这里是卧房。这些卧房的装饰简洁大方,所有设施与今天几乎一样,澡盆,洗手池,抽水马桶一应俱全。


这座豪宅是当地的一位律师Walter Gresham1887年委托建筑设计师Nicholas J. Clayton为他设计修建的。1892年完工后,他和他的妻子,孩子们入住直到1923年。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物品都是他们留下的。1923年Galveston地区主教Christopher E. Byrne 买下这栋豪宅,作为他的住宅。(当时这位主教的管辖范围含休斯顿)1963年,该豪宅交给了慈善机构对外开放。


这座豪宅的对面是圣心教堂(Sacred Heart Catholic Church)。它是Galveston和Houston地区最重要的天主教堂,为150万天主教徒服务。它创建于1842年,当时的规模仅有30张长椅。而后随着教徒的增加教堂也一次次扩建,慢慢演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座纯白色的恢弘教堂。它历经了1900年的2008年两次飓风的考验,虽然基础仍在,但这个建筑还是损毁不少。我们在参观豪宅时,刚好看到礼拜完毕信众出来, 结果当我们参观完豪宅,下去时却已是大门紧锁,错过了参观的时机。



从教堂的网上找来这张教堂内部的照片

 
离开这座豪宅,我们开车来到北边的海湾,一艘1877年下水的蒸汽帆船停留在岸边,远处两座钻井平台屹立在海湾。



这艘一百多年历史的蒸汽帆船可谓走遍天下,它诞生于苏格兰,历经很多主人,曾挂着瑞典,挪威的旗帜航行在大西洋, 也曾在黑海进进出出,也到爱情海探访过古希腊,最后来到美洲,在太平洋上忙碌着。最终在1975年被Galveston历史基金会以4万美元买下,进行一次彻底的维修。1985年进行了一次航行。2014年又一次开始为期两周的日常航行。它不航行期间就停泊在这里让游客上船参观。


这个21号码头还是巨大游轮停泊起航的地方。这附近还有一个火车博物馆,照理都应该去看看。但肚子也等不及了。我们开始找餐馆,结果由于游客不少,餐馆爆满。而且我们看了几家都不太满意。于是只好离开这里,开车前往早已看好的Sunflower Bakcry & Cafe


到那里在等位期间,我进去一看,不是我原以为的只卖甜点和咖啡的店,同时还经营早午餐。既来之则安之,这里是有不少甜点,但没有带给我们惊喜,于是放弃,点了午餐。墨西哥风味的午餐还不错。


饭后我们再一次来到海边,这里比几周前的人多了不少,也许是这几天休斯顿的气温已高达90多度的原因吧。我们也是看到这里气温比休斯顿低一些,又是海边,所以再一次来到这里。我们坐在沙滩上,任海风吹走满身的热气,尽管这里的海水不是那么清澈,但沙很细,也很白。坐在这里静静旳望着近处海风吹起的层层波浪,远处一片蔚蓝色的大海;听着孩子们嬉戏追着的欢笑,看着年轻人一次次冲浪的坚韧,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2022年5月5日星期四

走马观花 2 ---- 奥斯丁

住在美国的人都会知道,每个州的州府都几乎不是那个州经济最好,人口最多的城市。 德州也一样,它的首府是奥斯丁。只是近几年来,由于德州有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低生活成本,吸引全国不少大公司纷纷到那里设厂开公司,尤其是加州,不少大公司陆续迁移到那里,如知名的Telsa, Apple, Google, Amazon, Facebook, 甚至抖音在美国的Tik Tok 也到那里。自2010年以来加州移入德州的人口就有68万多,占德州人口的13%。所以我们也把到那里看看列入了日程。


4月一个周末,我们上路了。从家出发,沿着290号公路一直朝西北方行驶。大约开出三分之一的路程后,路两旁的各色野花就吸引着我们的眼球。两周前,朋友专程带我们去看德州州花无果,这时它们却无拘无束地盛开在路两旁,蓝蓝的色彩向天际延伸。(朋友告诉说,这一片州花是州上专门飞机撒种的)来往的很多人都纷纷停车走进它们。

德州州花--蓝帽花Bluebonnet



快要到达奥斯丁时,路两旁一派忙碌景象,一会看见一片片新修建的,或正在建的独立房子和公寓,一会又看见挖土机在一大片空地上来回工作,这座城市还在吸引着人们。


不一会我们进入市中心,一座高高耸立的宏伟建筑出现在眼前,它就是可与华盛顿DC的美国国会大厦媲美的德州州国会大厦。这座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呈长方形,正中一个高高圆顶的建筑直冲云霄,圆顶上站着一尊自由女神塑像。整座建筑由正中向东西两方对称延伸。 整座大厦有德州特有的褐色花岗岩石建造,它坐落在一大片翠绿色中显得更加华丽。




我们漫步在树荫下,顿时凉快不少。围绕这座主建筑四周是一座座塑像,它们展示着德州的文化和历史: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组塑像群,一对抱着婴儿的夫妇,两头休闲自得的牛,一个儿童正牵着一只调皮的小羊羔,远方一位牛仔骑着一匹高大的马,一位男士手持长枪注视着远方,他们在保卫着自己的家乡。好一幅温馨的画面!看了塑像前5块说明牌才知道这原来是Tejano 纪念碑。TeJano 是一种起源于Tejano的民间音乐,它是一种融合了墨西哥-西班牙人声乐的传统以及捷克和德国舞蹈曲调和节奏的元素以手风琴和吉他为主的小团体演奏音乐形式。


然后我们围绕那座主建筑走了一圈,看到韩战,一战,二战,珍珠港纪念碑,以及发生在德州的Alamo保卫战纪念碑, 德州游骑兵纪念碑,德州志愿消防员纪念碑,德州先锋妇女纪念碑,还有美墨战争纪念碑 ,退伍军人纪念碑等,总之一圈下来,历史的场景在脑海里一一出现。

内战邦联同盟军纪念塑像(1903年)

志愿消防员纪念塑像(1896年)

德州游骑兵纪念塑像(1907年)

Alamo战役纪念塑像(1891年)

随后我们走进议会大厦,跟着一位导游一边慢慢地听他讲述着这座大厦的历史,一边欣赏着里面的一切。这座意大利文艺复兴式的大厦建于1885年,它高92米多。 目前它仍是德州最高的历史地标,也是美国最高的州立首府大厦。在它之前,德州曾有过两座议会大厦,第一个木制建筑曾是德州共和国的议会大厦;1853年建了第一座希腊式的德州州府的议会大厦,结果它在1881年毁于一场大火。于是州府又在原址上建了第三座州议会大厦,就是今天仍在使用的这一座。


我们站在大厦中央大厅,抬头向上,巨型穹顶上德州标志的孤星悬挂,孤星对应的地面则是德州共和国的标志((1836—1846)。






我们沿着一侧的铸铁楼梯上到二楼,这里左右两边分别是州参议员和众议员平时开会的地方。大厅内都有对公众开放的席位,厅内的墙上挂着历届议员们的照片,有意思的是,在照片上还有议长的家人:配偶,孩子,侄子女等。每个厅内都挂着反映德州历史上几次重大战役的大型油画。

 

最后,导游带领我们走到地下层,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1993年扩建的部分。这个扩建的部分是议员们的办公室,这里有书店,礼堂,自助餐厅和停车场。它虽然建在地下,但完全不是全靠灯光照亮,而是大量的自然光射入。

从这里可以看到站立在大厦顶端的自由女神像

离开议会大厦,我们往北走了不到一英里,来到德州历史博物馆,一片施工地挡住了我们的路。正好一位女士路过,我们急忙上前求助。她指着对面两栋建筑说:那就是Blanton Museum Art。于是我们按照她所指的路,穿行于施工人行路,来到美术博物馆。我们从侧门进入,走过一条小路才进入博物馆大厅。大厅其实不大,但是那一面海水蓝色的楼梯墙立即给人一种清新开阔的感觉,我们仿佛站了在海边。



目前施工在建的蓝图(在现有的两栋美术馆间修建一个露天广场)

我们沿着海岸走上二楼,首先走进1900年前欧洲艺术馆。这里陈列着不少欧洲著名画家的作品,意大利画家Paolo Veronse 的三个基路伯 。(我们在巴黎卢浮宫还看过他的一幅油画The wedding at Cana。)


法国画家Simon Vouet Saint Agnes的圣母(Saint Agens)



然后走进现当代艺术馆,里面收藏也不少,其中美国著名小说家James Albert Michener和他妻子就捐赠了300多幅作品。说实话对这类艺术其中的一些我真的是看不懂。




我们在拉丁美洲艺术馆看到一件作品,一座正方体四周围绕着纱罩,地面正中央铺着一层一分的美钞,金光闪闪的,顶上吊着一根根白骨,在白织灯光的闪烁下透着一股寒气,而在这个正方体的远处,一个架子上放着几张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组成一也没看懂这位作家想要表现的是什么。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来到旁边的一座白色小建筑。它就像我们在希腊岛上看到的小教堂,白色外墙,拱形的建筑。推开很重的木门,迎接我们的就是我们在德州历史博物馆前问路的那位女士。我们像熟人一样聊了起来,她告诉了很多这座建筑的事。
这是美国艺术家Ellsworth Kelly身前的最后一个作品,于2015年完工,他这件凝结他最后心血的作品捐给了博物馆。Kelly的作品也被世界很多博物馆收藏。





这个作品的里面呈一个十字架形,正对大门的那面墙凹进去成一个弧形,紧靠墙的是一根木制的长条图腾, 它高18英尺,上面没有任何东西,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教堂的主祭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会立即笼罩着全身。十字架的东西两端上方,Kelly利用平面镜和凸透镜的反射做成一个环形的光谱色彩—“starburst” “color gril” 。我们一般最简单说色彩就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而在这里可以看出三十二种颜色。大门上方则是成一个九方格的光谱色彩。整个内部简洁明了,白色的墙上,几块黑白分明的大理石, 一根原木本色的图腾。再加上三面光的映射,这真是让人沉思又欢乐的地方。



第二天,我们开车来到位于奥斯丁西北边的Pennybacker大桥。我们走上桥旁的高地,俯瞰这座横跨科罗拉多河的大桥。脚下的河水平静得就像一个湖泊,与我们曾在犹他州漂流的那个科罗拉多河完全不一样。这时我才理解了为什么地图上在这里同时标注着科罗拉多河(Colorado River, Lake Austin)和奥斯丁湖。河底平坦的地势使桀骜不驯的科罗拉多河在这里停下了它的脚步,安静地休息片刻。所以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水上运动的培训基地,也是一般民众休闲划船的地方。昨天傍晚,我们在市中心的河面上就看见不少人在河里划船。

荡舟在市中心河面





接着我们沿河往南,不一会来到Mount Bonnell。同样地,我们也是随人群走上一个小坡,居高下一看,科罗拉多河像一条蓝色的缎带翩然而至,河面上白帆点点,河两侧,草地, 树木,鲜花,红色屋顶。。。宛如仙境。难怪这里自从1850年代就成为一个观景点。


这个景点的命名来自德州最早的当地报纸的出版商George W Bonnell 1836年,他来到德州参加德州的独立战争(德州从墨西哥独立)。战后,1840年他又办起了德州第一份报纸《Texas Sentinel》。


离开这里,继续往南一点点,我们来到Mayfield Nature Preserve 一走进去,立即就被大树上站立的孔雀惊呆了。你看!孔雀那小巧的头上插着几朵翡翠花;背上的羽毛蓝里透绿,像一件美丽的披肩,绣满一个个亮闪闪的花纹;腹部的羽毛像蓝色的舞裙;长长的尾巴像瀑布泻下,显得优雅高贵。





我们漫步在这个不大的院子里,看见不少孔雀,有的拖着长长的翡翠裙子悠闲漫步,一点也不避人;有的卧在树下,注视着往来的游客;有的站立在矮墙上,向游人问好。





几个形状不一的小池塘散布在院子中,水中鱼儿游弋,睡莲静静。池塘周边的花园里鲜花盛开,紫藤花,尾花,小雏菊。。。一一展示着它们最美的样子。


一条白色的石砌外墙围绕着这座院子,院子里有一栋白色的小屋,小屋前还站立者一个石头堆砌的高高的立锥柱体;一个古色古香的石砌鸽子房,红色的顶和窗在这一片绿色中尤其耀眼;一个挂着铜铃的石拱门通向院外小径,孔雀三五成群在那里漫步。



我们在这里转了很久,就是没看到孔雀开屏,只好从他们的网站上找一张放在这里。


看到这些我总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公园设计,直到离开时,在停车场(我们的车停在路边,我们从侧门进去的)看到一块说明牌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私家住地。1909Mr. Allison Mayfield在这里买下了23英亩的土地,为家人修建了这座夏天和假日的度假小屋。他们夫妇只有一个女儿Mary1918年他们的女儿和德州大学的历史系主任结婚,婚后他们就住在这里。1922年,他们在这个小屋的三个侧面都增加了门廊,修建了那个白色的石砌围墙,Mary自己设计了院子里的池塘和花园,使其符合1920年代的风格。1935年,朋友送给他们孔雀,孔雀们从此就在这里生息繁衍至今。1967年和1971年他们夫妇相继离世后,他们就把这个院子捐赠给了Austin市政府。从那时起,这里就一直由志愿者们管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