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圣三一学院
一天上午,我们走进圣三一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高的钟塔。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钟塔,钟摆放在上面那个尖顶下方八角形的建筑内,这个建筑的四个角落坐着四个塑像,代表着爱尔兰的四大学科:神学,法律,医学, 艺术。整个建筑的下方是一个长方体的四面拱门的建筑。
这个钟塔的两侧分别竖立着两尊塑像,一尊是Willianm Lecky(威廉 莱基)他是爱尔兰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三一学院任教多年,也长期担任学院副院长。他著有《爱尔兰开创史》,《爱尔兰舆论领袖》,《爱尔兰理想主义的兴起和影响史》等著作。
另一尊是George Salmon(乔治 山姆)他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数学家和圣公会神学家。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圣三一学院度过。并于1888--1904年担任学院的教务长。
我们漫步在校园内,整个学院由一栋栋建筑围成几个庭院,每个庭院之间都是一条条绿树成荫的走道,每个庭院中都有一个漂亮的草坪,那里是学生们学习休闲的好地方。
我们来到伯克利图书馆(Berkeley Library)前,一个大大的球形雕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是一个表面光滑,但又有很多大小不等的裂口,仔细看裂口里面,是复杂的机械齿轮结构。这个雕塑表达是什么?当时我以为是表达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造成对地球的伤害。后来上网查才知道,这是意大利雕塑家阿尔诺尔多 波莫多洛(Arnaldo Pomodoro)创造的,名叫“球中之球”(Sphere Within Sphere)。它象征着现代社会中科技与文明的复杂性——外表完整内部却不断运转,分裂。这位雕塑家于1982年把它捐赠给圣三一学院。
时间到,我们走进三一学院主要的图书馆—长屋(Long Room)。这里的镇馆之宝《The book of Kells》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其实参观者是根本看不到这本书的,为了保护这本已存在一千多年的珍本,它基本上常年是放在地下室的。但是展厅里用高科技的手段和不少图片给我们展示了这本《基督之书》。这本书是在公元800年由修士们手抄的四福音书,关键是这本书配上了很多精美的插图,从而成为一本装饰精美的手抄本。
这是本书第32页的插图。它表明了基督意象:基督的头上方放置着一个十字架,它的两侧是天使和孔雀,它们的翅膀上刻有圣体。孔雀的脚缠绕从圣杯中长出的藤蔓和卷住。
这是这本书第34页马太福音的插图,“Chi Rho” XP 基督的缩写。
这是这本书第29页圣约翰的画像,它是《约翰福音》书的第一页。约翰坐在宝座上头部环绕着巨大的光环凸显出他专注的目光。
展厅里还展示了在这本书之前的好几本袖珍的福音书,如:《The Book of Mulling》,《The Book of Dimma》,《 The Book of Armagh》。它们便于修士们携带着四处传福音。
展厅在进门处展示了两块石碑,石碑上是最早的爱尔兰文字,它叫“Ogham”。这些文字就是公元5世纪由传教士Patrick用拉丁文拼写出的。以上那些福音书都是用这个文字写的。
我们一走进图书馆,映入眼帘的一切是那么的震撼,长长的大厅内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从地面到天花板的书架,书架上摆满历经数百年岁月洗礼的书,每一本书都代表着前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探索和认知。
2023年2月1日,四位女性的塑像加入这里,以表彰她们的学术成就。她们是:
1. 英国物理化学科学家Rosalind Elsie Franklin(罗莎 富兰克林1920—1958),她是第一个发现DNA结构的人。
2. 爱尔兰剧作家和剧院创始人,民俗学家Lady Gregory(奥古斯塔 格雷戈里1852–1932)。
3. 数学家,世界第一个程序员Ada Lovelace(艾达 诺夫莱斯1815—1852,她是诗人拜伦的女儿)。
4. 18世纪英国作家,哲学家,女权主义者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玛丽 奥斯通克拉夫特 1759—1797)。
这里的38位杰出人物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书馆里还展示着一把布莱恩 博路竖琴。它是由柳木和像木制成,制作于15世纪,是爱尔兰现存最古老的竖琴。20世纪20年代初爱尔兰政府把它定为爱尔兰国宝。
更有趣的是在这个古老的图书馆中央悬挂着一个大大的蓝色地球—Gaia(盖亚)。这个现代的作品咋看觉得与这个古老的图书馆不匹配,再细看一旁的说明,它是艺术家卢克 杰拉姆的作品,他以120dpi的分辩率呈现出地球表面精细的图像,让参观者能观察我们的星球。这位艺术家创作的初衷是突出地球的美丽与脆弱,这与这个老旧的图书馆重建项目相呼应,这个项目是要保护这座18世纪的建筑。
这所圣三一学院成立于1592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创办,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大学,它和牛津大学里奥尔学院和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是姐妹学院。400多年来不但它的校园逐渐扩大,而且学科领域逐渐拓宽,培育出无数世界有名的人物,如诗人,剧作家Oscar Wilde(奥斯卡 王尔德),还有4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是:
1. Samuel Beckett(萨穆尔 贝克特)20世纪爱尔兰的戏剧家,小说家,诗人,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1969 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 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欧内斯特 托马斯 辛顿 奥尔顿)爱尔兰物理学家,于195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一个以人为方式分裂原子的人,因此开创了核时代。
3. William Cecil Campbell(威廉 塞西尔 坎贝尔)他1952年以动物学一等荣誉学士学位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后移居美国。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 Mairead Corrigan Maguire(梅里德 科里根 麦奎尔)她是一位北爱尔兰的社会活动家,她与Betty Willianms(贝蒂 威廉斯 英国社会活动家)一起创立了和平人社团组织,致力于和平解决北爱尔兰问题。 1977年她们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二. Hodges Figgis 书店
走出圣三一学院,我们来到hodges figgis书店。这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三家书店之一。其余一家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Livraria Bertrand(1732年),另一家是美国宾州的Moravian Book Shop(1745年)这家书店成立于1768年。
这家书店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257年,尽管这中间书店的主人换了几任,但爱尔兰学者,作家始终是这里的常客,他们喜欢这里的文学氛围,他们中有的人也把这家书店写进他们的作品里或把这家书店作为他们作品的书面。同时隔壁圣三一学院的教师学生也时常光顾这里,在这里购买他们最喜欢的书籍。因此这家书店从成立以来一直是都柏林文学遗产的基石,是一个文化标志。
书店内丰富的历史,政治,艺术,人文,文学,儿童书籍。。。摆满整个四层楼。这里还有不少绝版和一些很难找到的书,所以它也是世界书迷们喜欢的书店。
那天正好是周末,不少父母带着孩子在里面看书买书。
三. 爱尔兰国家美术馆
离开书店,我们又走进爱尔兰国家美术馆。一进门,宽敞明亮的大厅内,一尊萧伯纳的站立塑像就在眼前。塑像不高大,显得非常低调,但又不失庄重肃穆。萧伯纳手臂交叠,一手略微上台,仿佛仍在思考着。萧伯纳出生在都柏林,是爱尔兰的剧作家,评论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少年时代的萧伯纳常常在这里学习艺术与文化,他曾经说:“我人生的起点要归功于爱尔兰国家美术馆。”后来在他的遗嘱中把自己的部分遗产捐赠给了美术馆。所以为了纪念萧伯纳与美术馆的特殊联系而塑立了这尊塑像。
这尊塑像旁的墙上印着萧伯纳的金句:“用镜子来审视自己的脸庞,用艺术品来审视自己的灵魂。”(you use a glass mirror to see your face, you use works of art to see your soul)。
这个美术馆收藏了不少欧洲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梵高,莫奈,伦勃朗,卡拉瓦乔,罗丹等的作品,也可以看到很多爱尔兰艺术家的作品。
梵高《巴黎的屋顶》 |
这幅《布列塔里》就是爱尔兰艺术家罗德里克 奥康纳(Derrick O’connor)的作品。他画的是一位身穿传统布列塔里服装的少女。这幅画的特色是:画的背景,他用红绿两色的互补勾勒出背景以及女孩的颈部,脸颊和头发。从他的画风中可以看到梵高和高更的痕迹,他从小就非常崇拜那两位早已耀眼的画家,在法国布列塔里(1891-1904 他住在那里)他有缘结识了高更,埃米尔等艺术家,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共同探讨艺术。慢慢地摸索出一条自己的画风—通过对色彩的大胆运用,用粗狂而富有表现力的手法,画出事物的本质和情感。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独特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他身前由于梵高和高更太过耀眼,他只是默默地画着,身后才被艺术评论家承认,被称为后印象派先驱。 |
网上找到他的画作,更能看出他的画风 |
4. 诗人,剧作家奥斯卡 王尔德(Oscar Wilde)
离开美术馆,我们来到梅丽恩公园(Merrion Square Park)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文学家奥斯卡 王尔德(Oscai Wilde)塑像。王尔德半躺卧在一块巨大的石英巨岩上,他身着绿色镶着红色衣领和袖口的夹克衫和蓝色长裤,脚蹬一双铮亮的黑色皮鞋。他一腿曲膝,另一长腿则沿着岩石一侧伸展,他抿着嘴,一脸不肖地似笑非笑地注视着来访的芸芸众生。(细看他的面部表情是非常复杂的,左脸是欢乐的,右脸则是悲伤的。)
再看这块巨大塑像的前面,还有两个小的塑像,一尊是他的妻子(Constance Lloyd)怀孕的塑像,代表着生活主题。另一尊则是希腊神话中酒神狄奥尼索斯的驱干塑像,代表着王尔德一生中最大的兴趣—青春和戏剧。(王尔德在他伦敦的办公室就摆放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雕塑,可见他对戏剧的执着。)这两座塑像下方的立柱上刻有王尔德的名言。这些文字是从一些著名的爱尔兰人手稿上临摹下来的。
这组塑像由爱尔兰雕塑家丹尼 奥斯本(Danny Osborne)1997年创作的。据说整座塑像采用了不少国家的玉石。雕塑深刻地展现出王尔德丰富多彩的个性。
接着,我们走进与塑像一街之隔的王尔德故居。这是王尔德度过童年的地方,目前它是American College Bublin和故居集一体。我们运气好,当天是周末,没有学生上课,只有一些参观者。
我们首先走进的是一间大大的书房,房内三面墙上是满满的从地面到天花板的书架,书架上放满各类书籍。王尔德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他父亲威廉 王尔德爵士是一位外科医生,母亲珍 王尔德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王尔德的母亲 |
王尔德母亲的诗作 |
这里展出不少当时王尔德戏剧演出的广告。有一个时期,他的戏剧在伦敦非常受欢迎,那时在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三部他的作品。他的戏剧作品有:《认真最重要》《理想丈夫》《莎乐美》《无足轻重的女人》《翡翠冷悲剧》等。
王尔德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鼎盛和最强大的时期,攫取了巨额财富的资产阶级,尤其是上流社会的一些人,他们虚伪无耻,道德败坏,奢靡成风。王尔德对此十分厌恶,于是他巧妙地用童话作为武器,揭露和批判它们。其实他的戏剧和小说也都贯穿着这一揭露和批判。
王尔德这种批判态度也体现出他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这种同情源自于他童年的经历。它家对面就是公园,那时公园只有富人们可以进去,他认为这种现象非常不公平。
从他家俯拍对面的公园 |
正当他事业高峰时期的1895年,却因他的同性恋而被判刑两年。直到一百多年后的1998年,英国政府公开为6.5万名因同性恋而被判刑的人平反,其中包括王尔德。同时英国雕塑家麦姬 汉姆林创作了一个塑像,安放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的阿德莱德街。塑像标题“与奥斯卡 王尔德的对话”,雕塑底座上刻有王尔德的话:“我们都在阴沟里,但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我们在这里还发现一张图片“The Five Felons”(五重罪)。看一旁的介绍,它描绘的是在1848年大饥荒期间,这五个人参与了反抗英国统治的起义。图片左上那人叫查尔斯 加文 达菲是该起义的组织人之一。起义结束后,达菲移民到澳大利亚,并于1871年成为维多利亚州州长。后来他回到欧洲后,又到这栋房子参加了在这里举办的几场著名的沙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