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星期一

2015东欧行波兰篇--神奇的维利奇卡盐矿

我们14号一早自己在克拉科夫老城逛了一圈,又跟导游走了两个多小时,时间已是中午一点半,我们告别导游,直接奔向火车站,乘车前往离克拉科夫13公里远的维利奇卡盐矿(Wieliczka Salt Mine)。到达后买好票,一看还有近一个小时才能进去参观,于是我们立即走进附近一家餐馆,解决肚子问题。别看这家餐馆外观一般,里面也不宽敞,但他的菜味道还不错。那盘熏鹅肉沙拉配上酸甜味的酱,真是别有滋味,那碗牛肉汤与我们在布达山上吃的完全不一样,那个更像家乡的川味,这个则更偏重俄国的罗宋汤, 最奇的是那盘鸭肉,味道就像在川味中又加入了西餐中的一些香料,从而口感更好。这让我想起在伊斯坦布尔大巴扎看到的各类香料,美食真是出自这些不同香料的搭配。

时间到,我们随导游开始往盐坑里钻。一进去就沿着一条木制弯道朝下走,一口气走了几十层楼梯,一直走到地下64米深,来到一个较宽的地方。这里展示着盐矿工人劳作的场面,也塑有不少肖像。这些肖像并不是建设,开采盐矿的有关人物,而是波兰的政治,军事,科学方面的一些人物。导游说他们只是生前来过这里。






导游告诉我们,这座盐矿共有9层,有300多米深,目前上面几层已不再开采,而是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矿中的盐湖



盐矿的墙壁上到处都覆盖着各种盐分结晶,尽管这里早已没开采,但它们却一直不停地诉说着当年的盛况,让参观者身临其境。

顺着坑道继续往下,突然来到一个宽敞的大厅,原来这就是盐矿内最著名的圣金加公主教堂。完全不可想象在100多米深的地下修建了这么宽大的一座教堂,教堂四壁全是各种宗教图案的浮雕,塑像,要知道他们都是雕刻在盐岩上的。我不知道盐岩与一般的石岩对雕刻来说有什么不同的难度,但知道盐遇水会融化,那怎么保持这些浮雕塑像的完好?还是这座盐矿处于一种特殊的环境?这座教堂从修建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这些浮雕塑像依然完好如初,可见人们的智慧还是不低的。
盐水晶吊灯
金加教堂大厅
进大门一边的耶稣像

大门另一边的圣母玛利亚塑像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塑像


这个教堂修建的时间比这座盐矿开采的时间要晚的多,大约要晚600多年。这座盐矿是在13世纪开始开采的,据说它的开采还源于一个美好的故事。那时匈牙利阿尔伯德王朝贝拉四世的女儿金加(Kinga)要嫁给波兰克拉科夫大公鲍莱瓦斯夫,国王问女儿要什么嫁妆,女儿向父亲要一座盐矿,她认为盐会带给人们幸福快乐。父亲答应了,于是公主把订婚戒子丢入家乡马拉姆雷斯盐矿中,表示这座盐矿归她所有。结婚后她命令人们在维利奇卡勘探,果然发现这里有盐,更奇特的是还在这里发现了公主丢在马拉姆雷斯盐矿里的订婚戒子。公主的愿望实现了,克拉科夫也确实因为有了盐而变得富裕,成为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一座商业城市。尽管克拉科夫由于其他的原因衰败,但克拉科夫人们没有忘记金加公主带给他们的富足,于是在1896年开始修建这座教堂以纪念这位公主。这座教堂修建了67年,到1963年才完工。


耶稣降生
约瑟和玛利亚带着小耶稣前往耶路撒冷
耶稣行的第一个神迹-水变酒
最后的晚餐
古利奈人西门被兵丁要求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这座地下教堂真是充分展示了波兰人的艺术气质,在盐矿这种艰苦劳作的环境里,仍然保持着他们爱美的天性,修建了这样一座美轮美奂的教堂,精美的浮雕塑像占满四周,大厅上几盏硕大的盐水晶的吊灯瑰丽的光芒四射。欧洲人这种融入到血液里的艺术细胞正是产生一个又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源泉。

最后我们随导游乘坐电梯上到地面,这里是一个博物馆,我们已没时间进去,仅仅在外面的商店里走了一圈。那里有各种各样盐岩做成的商品,保健品,有一些也很想买下,但又不想加重回程行李的重量,所以就仅仅饱一下眼福而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